“東北亞國家地緣相近、文緣相通、商緣相連,要素稟賦互補優勢明顯,區域經貿合作潛力巨大。”商務部副部長鄢東說,近年來,在中國和相關國家領導人戰略引領下,中國同東北亞國家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經貿往來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看貿易合作,2024年,中國與東北亞五國貿易額達9016億美元,同比增長1.6%,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近15%。中國長期保持東北亞五國最大貿易伙伴國地位,韓國、日本分別列中國第二、第三大貿易伙伴國。
【資料圖】
看投資合作,2024年,中國與東北亞五國雙向投資金額超過70億美元,投資合作領域逐步拓展至數字經濟、綠色發展、先進制造、現代服務等新興領域。
看區域合作,近年來,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持續推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深入實施,大圖們倡議合作保持良好勢頭,區域各經貿機制合作取得積極成效。
“本屆博覽會將突出國際性、前沿性、時效性、體驗性和多元性,著力打造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新平臺、新質生產力發展新支點、貿易投資擴大新抓手、消費擴容升級新載體和人文交流互鑒新紐帶,助力東北亞區域經貿合作再上新臺階。”鄢東說。
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楊安娣介紹,本屆博覽會更加注重以展促貿、以會促投,突出產業、項目對接,注重人文、經貿交流。截至目前,已有來自全世界42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全國27個省區市的8000余位客商確認參展參會,已確定展位2796個,完成參展總體工作的80%。
在展覽設計上,突出“4+2”框架,分別為現代化產業館、開放合作館、新消費新服務館、國際及港澳臺商品館4大主題展館以及人參·梅花鹿專區、“食尚東博·品味吉林”吉菜文化體驗專區2大特色展區。
在活動設計上,突出“1+14”矩陣:“1”大主體活動,涵蓋開幕式、巡館等四個環節,齊聚各國政要,凝聚合作共識;“14”項主題活動,涵蓋東北亞地方合作圓桌會議、俄羅斯商務日、中日氫能產業對接會、中韓(吉林)經貿交流會、開發區高質量發展交流會等區域合作、經貿交流、人文交往、產業對接活動。
加強產業對接、產供鏈合作是各方關注焦點和重點合作方向,也是本屆博覽會一大特點。
楊安娣說,本屆博覽會首次設立“現代化產業館”,匯聚世界500強、中國500強與專精特新企業。突出展示傳統產業煥新樣本,全面展示傳統支柱產業通過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實現高端突破的示范案例;突出展示新質生產力硬核成果,聚焦新能源、新裝備、新材料、新醫藥等突破方向;突出展示創新生態協同體系,匯聚眾多頂尖高新技術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等多元創新主體。
鄢東介紹,由中、蒙、韓、俄共同參與的大圖們倡議合作機制,將在本屆東北亞博覽會期間舉辦“東北亞產業園區對話會”,邀請大圖們倡議各成員方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及相關國際機構代表,深入探討多樣化的園區合作、園區共建模式及建立區域性的產業園區合作協調機制。
中國貿促會積極推動東北亞國家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中國貿促會副會長李興乾說,在不久前舉辦的第三屆鏈博會上,有30家東北亞國家的企業參展,一些區域內鏈主企業連續三年參展。今年上半年,中國貿促會支持全國2.2萬多家企業赴43個國家參加相關國際展覽會,展出凈面積達32.29萬平方米,通過展會活動助力企業深度融入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其中,支持赴東北亞國家辦展項目115個,參展企業達4000多家。
本屆博覽會由商務部、中國貿促會、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據介紹,東北亞博覽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由東北亞區域六國共同參與并面向全球開放的國際性綜合博覽會,今年恰逢中國—東北亞博覽會創辦20周年。
“力爭以博覽會為契機,推動中國與東北亞各國進一步凝聚共識、擴大合作、共同發展。”鄢東說。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