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三號航站樓的邊檢入境現場,記者看到不少外國旅客正在等待辦理通關手續,據相關負責人介紹,以每天下午3時至5時左右的入境高峰時段為例,這里將會有3000余人短時間內相繼抵達。為應對客流量較大的情況,現場實行了“雙排并檢”模式。
北京邊檢總站執勤三大隊執勤二隊 熊誠俊:大家可以看到,在旅客高峰時段,人員比較密集,我們會打開中間這個通道,引導旅客進入第二個區域進行候檢,同時增加執勤警力,加開第二排查驗通道,外籍人員通關效率提升約30%。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記者看到,在北京口岸各個入境現場,北京邊檢總站按照“首乘旅客”標準,優化11處現場標志,讓流程更清晰,在執勤現場增設40余組填卡臺,方便外籍人員填寫外國人入境卡,除此之外,北京邊檢總站自主研發上線了旅客資料錄入自動回填、航班旅客流量預測等8項應用程序,可以做到客流高峰提前感知、特殊情況提前預報。
北京邊檢總站執勤三大隊執勤二隊 熊誠俊:我們在北京首都和大興“雙樞紐”機場邊檢執勤現場新增改造11條臨時入境許可專用通道,推進簽發查驗一次辦結,“一鍵式”審核完成跨多個系統的信息比對,推動臨時入境許可簽發效率提升60%。
在口岸現場,記者還看到了多語種執勤小組的民警為入境外籍旅客解答出入境政策問題,提供入境通關幫助,還推出了優化旅行社口岸接帶團流程、啟用電子登機牌等10項便利服務措施,助力來華游玩的外國旅客絲滑通關。
科技助力
外籍游客入境通關“加速度”
北京口岸用貼心服務讓外籍旅客感受到了便利,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口岸也亮出了科技“王牌”,智能機器人上崗執勤,不僅讓通關速度快上加快,還成了入境旅客眼中的 “小明星”。
在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的口岸現場,記者看到了特別的 “工作人員”——智能人形機器人。邊檢民警介紹說,這個新銳裝備很是能干,智能人形機器人能解答旅客的政策咨詢等日常勤務,不用民警一遍遍重復解釋。
杭州邊檢站執勤三隊副隊長 吳量:我們將不斷增強智能人形機器人的功能,未來它能更好應對各種復雜的邊檢場景,遇到口岸突發事件,也能快速響應和處理。
除了上崗的“機器人”,今年1月,杭州邊檢站還正式啟用了外國人入境登記卡自助填報終端,支持線上申報,還能用二維碼、小程序等好幾種方式申報,英、日、韓、德、法、西班牙、阿拉伯這七種語言都能切換著用,拿智能手機就能自己在網上填信息。相比以往入境旅客需要幾分鐘時間填寫入境登記卡,現在網上申報后掃一掃二維碼只需幾秒鐘就能完成打印。截至今年7月16日,已有超過8.6萬人次入境人員通過外國人入境登記卡自助填報終端填報信息,享受通關便利舉措。
杭州邊檢站執勤六隊教導員 柳佳妮:今年上半年,杭州邊檢站共驗放出入境人員超255萬人次,同比增長近12.3%;其中入境外籍人員20.6萬人次,同比增長33.5%。
“科技+服務”
通關新舉措展現“廣州特色”
今年上半年,廣州白云機場口岸出入境人員達840余萬人次,在大型空港口岸中名列前茅。 作為一年兩度廣交會的舉辦地,廣州也在 “中國游” 首站便利化服務上亮出了獨具特色的 “成績單”。
今年上半年,第137屆廣交會在廣州召開,各國客商匯聚羊城,入境客流大幅增長,此時口岸通關速度至關重要,如何將通關速度轉變為經濟增量,廣州邊檢總站下足了功夫。
白云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執勤八隊教導員 孫煌:我們出臺了15項便利措施,開設了廣交會專用通道,累計為36.7萬余名參展客商提供了高效入境服務。
琶洲港澳客運口岸是距離廣交會展館最近的入境口岸,不少客商都選擇從這里入境。為便利境外采購商參展,廣交會期間,琶洲港澳客運口岸還設立了境外采購商遠端辦證點、臨時簽證點等服務設施,邊檢民警引導參展商走專用通道、快速辦理相關手續,境外參展商入境后步行不到10分鐘即可到達展館。
此外廣州邊檢打出“科技+服務”組合拳。在白云機場等口岸,部署了“大屏幕數字人”AI智能交互平臺、AR通關指引,讓旅客體驗更智能。同時,特別關注特殊群體需求,為緊急中轉旅客、需扶助人員、60周歲以上老人等提供優先保障。上半年廣州各口岸入境外國人超150萬人次,同比增長40%,總量、增幅創歷史新高,其中旅游、商務占比達75%,超過70萬名旅客享受了免簽政策便利、同比增長120%。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