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循著震動聲抬頭看,一只銀色仿生“蜜蜂”在人們的頭頂上下翻飛,雖然只有巴掌大小,但動作“絲滑”,身手靈巧。
在近日舉辦的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科幻走進了現實—200多家國內外機器人企業攜1500余件展品齊亮相,未來科技觸手可及。
大會雖已結束,但人們的思索仍在繼續——
1、為什么機器人越來越聰明
在科大訊飛子公司聆動通用的展臺前,一臺“具身智能采訓推一體機”很受關注。
“具身智能采訓推一體機主要用于數據采集、模型訓練和模型推理。它可以作為機器人的‘老師’,帶領它們完成多樣化的能力訓練。”聆動通用相關負責人舉例說,“在一個工業場景中,我們將工人分揀或搬運物料的動作、軌跡、視覺等數據多次采集下來,輸入大模型中,對機器人進行訓練,讓它學習這一技能。此外,這一模型還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可以讓機器人變得更‘聰明’——也就是能在不同場景下自行判斷并處理不同情況。”
為什么現在的機器人越來越聰明?大會期間,專家學者與企業家口中的一個高頻詞匯就是答案——具身智能。
人們一般認為,傳統的人工智能(AI)是虛擬存在的,例如電子產品中的智能助手。它們能夠與人類對話,對問題給予一定的建議,但無法在現實世界與人類產生互動。而具身智能是智能體的具象化,也就是智能體有了一個物理載體作為真實的“身體”,能夠走到人類身邊。因此,具身智能不但有了AI“大腦”,供其思考,讓自己主動學習并進化,還可以利用“身體”感知世界、行動自如。毫無疑問,既能“動腦”,也能“動手”的具身智能,能夠成為人類在現實世界解決問題的幫手。
不少業內人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具身智能在機器人領域前景廣闊。要讓機器人技術向更高階的智能化躍進,在更多現實場景中落地應用,仍然需要在機器人“更智慧的大腦”與“更發達的小腦”上下功夫。
機器人的“大腦”由多種處理器、存儲器、算法組成,具有感知與決策能力,能夠讓機器人感知并適應周圍環境變化、理解不同語言,甚至能夠主動學習新技能。機器人的“小腦”則控制機器人的運動與平衡能力。它由多種控制器、執行器、傳感器組成。當“大腦”下達指令后,“小腦”接受并轉化為機器人的具體動作。這也對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提出更高要求。
對此,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總經理熊友軍介紹,近年來,機器人技術領域進步較大。核心零部件技術迭代非常快,成本大幅下降。而且上下游產業鏈配合得到了較大提升,工藝迭代更加穩定成熟。特別是在運動控制領域進步顯著。
展會現場,不少機器人核心零部件企業“人氣”高漲。“2025年上半年,我們感覺機器人行業非?;鸨?,不少整機廠商包括零部件廠商能達到近50%~100%的增長。”有參展企業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據統計,2024年,我國機器人專利申請量占全球機器人專利申請總量的2/3。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形成豐富的自有產品譜系。機器人大模型、智能協同控制、人機交互等核心技術不斷突破。機器人標準工作體系初步構建,中試、檢測、認證等服務體系加速布局。
在國新辦日前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介紹,“十四五”以來,我國數字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我國人工智能綜合實力實現整體性、系統性躍升,人工智能專利數量占全球總量的60%。
近年來,AI水平飛速發展,但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其發展水平仍然“不足”。
“目前,機器人還未能實現大規模應用的原因,仍然是具身智能的AI水平不夠。”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接受采訪時說,“但這并不是一個無法解決的難題。AI領域的技術躍遷十分常見,隨時可能會有突破性進展。當前解決不了的難題,在未來某個時刻或許就突然迎刃而解了。只要AI技術保持進步,機器人行業就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本屆大會還發布了《2025具身智能機器人發展趨勢》,通過系統梳理研判技術演進路徑、行業應用場景及產業生態格局,從具身感認知、具身決策、具身智能控制、具身智能機器人設計等十個維度全面勾勒了具身智能機器人發展的未來圖景。
2、聰明機器人用在了哪兒
足夠“聰明”的機器人應該用在哪兒?
“我國機器人應用場景不斷突破,工業機器人應用已覆蓋國民經濟71個行業大類、236個行業中類,制造業機器人密度已躍升至全球第三位。服務機器人、農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的應用廣度和深度顯著提升。我國人形機器人在運動性、靈巧性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整體水平處于全球第一方陣,有望在家政服務、生產制造、倉儲物流等場景發揮重要作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徐曉蘭介紹。
據了解,此次大會現場搭建了500余個應用場景。上千臺最“新鮮”的機器人同臺競技,大顯身手。
如何實時跟蹤腫瘤并且確保治療的精準度是當前放療領域的一項世界級難題。放療過程中,病人的一次呼吸或心跳都有可能使照射產生位移。
“這是我們首次參展的機器人——活動靶區位姿實時精準調控腫瘤放射治療機器人SuperX。”雷泰醫療研發負責人張圣杰指著面前的一臺“大家伙”介紹起來,“對于放療床來說,自由度越高,對病人的照射就越全面、準確。SuperX的放療床擁有7個自由度,這在全球處于領先水平。它可以實時監測腫瘤因呼吸、心跳產生的位移,自動調整放療設備以確保對腫瘤部位的自適應精準治療,最大限度減少健康組織損傷,提高放射治療的效率和有效性,減少不良反應。”
張圣杰告訴記者,SuperX已在全國多家知名腫瘤醫院投入臨床試驗,預計明年年底可以投入更廣泛使用。
“小麗,幫我找一下菜譜。”“小麗,陪我聊會兒天。”“小麗,根據我的身體情況制定一個健康計劃。”……在森麗康推出的養老機器人“小麗”面前,觀眾爭相與它進行互動。
“小麗可以將老人的信息同步到當地的急救中心平臺。一旦在安全巡邏時發現老人昏厥或跌倒,小麗會立刻主動聯系老人的子女與家人,并報警或撥打急救電話。”森麗康機器人產品負責人李陽說,如今,小麗已經在全國多家養老機構投入使用,此次大會期間,不少觀眾也直接在展臺前訂購“小麗”,把它帶回了家。
“北京市已支持形成了12類200項機器人創新產品,支持機器人創新產品在11個領域134個場景完成首試首用和迭代升級,北京機器人產業穩居國內第一梯隊。”在世界機器人大會主論壇上,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姜廣智介紹了“雙百工程”的成果。2023年,北京提出機器人“雙百工程”的建設目標,計劃到2025年,培育100種高技術高附加值機器人產品、100種具有全國推廣價值的應用場景。目前,這一目標已圓滿完成。
據了解,作為我國機器人產業的領頭羊,北京亦莊還發布了萬臺機器人創新應用計劃,在今明兩年逐步釋放萬臺、近50億元具身機器人應用需求,其中超千臺為人形機器人,應用場景覆蓋高端制造、教育教學、園林水域、產業園區、商業服務、醫療康養、電力巡檢、市政管理、社區物業等社會經濟重點領域,旨在打通讓機器人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3、商業化機器人加速落地
本屆機器人大會上,商業化的機器人越來越多。
在全球首個機器人綜合生態平臺——“機器人大世界2.0”前,不少觀眾圍在機器人面前,等待與它們的親密互動。據了解,該平臺今年創新推出兩大消費業態:全球首個具身智能機器人4S店和機器人主題餐廳“機器人焰究所”。北京經濟開發區與多家知名企業展開產業基礎聯動,旨在構建起全球機器人產業生態新地標。
一走進“機器人焰究所”餐廳,由機器人提供的全流程智能化服務就開始了:全息光影迎賓、仿生人形機器人酒保服務……翻開菜單,奶茶、烤串、煎餅等菜品小吃均由機器人大廚現場制作完成。用餐時,機器人樂隊、歷史名人機器人脫口秀等表演在舞臺上同步上演,不少人拿出手機,在餐廳內打卡留念。據介紹,該餐廳旨在打造集“舌尖體驗、文化感知、科技互動”于一體的沉浸式消費新場景。
而具身智能機器人4S店則將傳統汽車4S店模式引入機器人產業,旨在打通產業落地“最后一公里”。店內陳列著醫療類、工業類、陪伴類、仿生類等7大類100余項產品。為企業端用戶提供定制化開發、金融及機器人租賃服務,為機器人企業提供從研發到市場的轉化通道。
北京市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未來,機器人酒店將作為一個科技旅游與商務的新地標,在“機器人大世界2.0”內落地,力求持續引領機器人產業創新應用與融合發展。
據了解,本屆大會期間,共售出機器人及相關產品1.9萬臺,銷售額超2億元。
“近年來,我國作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地位持續鞏固,連續12年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也是全球第一大機器人生產國。多地成立機器人創新中心,集聚區域產業優勢開展聯合攻關,整機企業發揮引領作用構建協同聯動的良好生態。人形機器人的運動性、靈巧性等實現重大突破,整體水平處于全球第一方陣,產業規模將實現爆發式增長。”徐曉蘭介紹,機器人大會從應用場景、投融資對接、產教融合、新品發布、項目路演等出發,深挖場景需求,對接上下游鏈條,現場達成多項合作意向,為前沿技術的商業化落地按下加速鍵,有力地推動我國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
同時,東盟智慧產業聯盟、尼泊爾機器人協會、喀麥隆機器人協會等國際機構還在此次大會發布了機器人應用場景需求,新加坡企發局發布了29項采購和合作需求,讓更多“中國造”機器人在世界版圖搶占先機。
有相關產業報告預估,到2045年,我國在用人形機器人將超過1億臺,整機市場規模可達到約10萬億元級別,商業前景廣闊。但有業內人士認為,人形機器人仍處在商業化的早期階段,要想把機器人“用得好”仍需要一定時間。預計5~10年后,能夠完成一定基礎家務的通用機器人才能真正落地。
不妨再多給機器人一些發展空間,讓機器人產業結出更多創新果實,造福你我生活。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用得好”的機器人離我們有多遠?2025-08-21
- A股高開:數字貨幣概念大漲,御銀股份等漲2025-08-21
- 上交所舉辦科創板六周年線上國際路演活動2025-08-21
- 視頻丨南非一小飛機特技表演時失控墜海 飛2025-08-21
- 市場監管總局擬對公用事業領域反壟斷出臺新2025-08-21
- 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六周年:制度創新與產2025-08-21
- 財政部將在香港發行125億元人民幣國債2025-08-21
- 山東聊城市場純棉紗價格行情2025-08-21
- 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六周年:制度創新與產2025-08-21
- 我國又一大型頁巖氣田誕生!中國石化江漢油2025-08-21
- 甘肅高原夏菜出口7月同比增長逾七成2025-08-21
- “寧電入湘”背后“超級裝備”做硬核保障2025-08-21
- 若羽臣盤中創歷史新高2025-08-21
- A股周三重拾漲勢 主要股指悉數走高-今日觀點2025-08-21
- 甘肅高原夏菜出口7月同比增長逾七成2025-08-21
- 甘肅高原夏菜出口7月同比增長逾七成2025-08-21
- A股周三重拾漲勢 主要股指悉數走高|每日看點2025-08-21
- 7月份中國銷售彩票519.49億元2025-08-21
- A股周三重拾漲勢 主要股指悉數走高2025-08-21
- 廣西利用外資持續向好 將推進新能源項目進2025-08-21
- 上海浦東去年GDP達1.78萬億元 頭條2025-08-21
- 廣西利用外資持續向好 將推進新能源項目進2025-08-21
- 上海浦東去年GDP達1.78萬億元2025-08-21
- 中國規范PPP存量項目建設和運營 看熱訊2025-08-21
- 中國規范PPP存量項目建設和運營2025-08-21
- 愛奇藝2025年Q2總收入66.3億元:爆款內容不2025-08-21
- 愛奇藝2025年Q2總收入66.3億元:爆款內容不2025-08-21
- 貴州銅仁58家企業赴東莞開展消費協作推介 2025-08-21
- 前7個月青海省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49.3%2025-08-21
- 貴州銅仁58家企業赴東莞開展消費協作推介2025-08-21
資訊
- 光伏新技術概念股龍頭(干貨分享)(2025/8/20)
- 航天電器:公司連接器及電纜、電機等產品已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配套
- 【聚看點】三博腦科股東TBP計劃減持不超過609萬股
- 如何遏制人工智能“說謊”|速讀
- 四川省儲備糧管理集團新設成品糧油公司
- 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發布預警 警惕“助學貸款辦理”騙局_訊息
- 口服減肥藥“翻車” !Viking Therapeutics Inc.(VKTX.US)股價閃崩42% 空頭一夜血賺5.21億美元_消息
- 新疆麥蓋提:“爆改”塔克拉瑪干!粵港澳青少年親歷“綠色奇跡”
- 華陽集團(002906.SZ):上半年凈利潤3.41億元 同比增長18.98%
- 中歐基金:多產品業績優異,投研體系助力發展-熱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