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患者如何打破5年生存“魔咒”,老年女性如何早期發現這一惡性腫瘤?“高危女性應增加隨訪的頻率。”廣州醫科大學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副院長、婦科腫瘤綜合治療首席專家堯良清表示,對于晚期卵巢癌,滿意的減瘤手術、規范的化療和化療后的維持治療,三者缺一不可。
卵巢處于盆腹腔的深部,當腫瘤出現的時候,通常已向盆腹腔擴散,患者常無明顯特征。等到患者出現腹脹或摸到盆腔腫塊時,往往已經是晚期。
堯良清指出,卵巢癌平均發病年齡在63歲左右,60歲至70歲的老年女性為高發群體,此外還有卵巢癌或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及患有輸卵管或卵巢囊腫等疾病的女性。特別是對于卵巢巧克力囊腫,約有1%的惡變概率,可以通過婦科B超等手段及早發現腫瘤惡變信號。
在卵巢癌診療上,有三個為人熟知的“70%”:70%的患者確診時已經是晚期;70%的患者在接受標準治療三年后會復發;接近70%的患者難以跨越5年生存期。
“三個70%反映了卵巢癌面臨的三大難題:早期診斷困難、耐藥復發、五年生存率低。”與婦科腫瘤交手30多年,堯良清指出,“事實上,我認為還有第四個70%——70%的晚期卵巢癌患者難以達到滿意的減瘤手術”。
對于卵巢癌患者來說,耐藥、復發是難以叫停的夢魘。“傳統的治療方案中,手術切除腫瘤后輔以化療以消除殘留的腫瘤細胞,但事實上,有些惡性腫瘤的細胞生存力非常強,化療時他們會進入休眠狀態,我們叫做腫瘤休眠或腫瘤逃逸機制。”堯良清教授解釋,這種處于休眠狀態下的腫瘤細胞難以清除干凈,為后續復發帶來隱患。數據顯示,雖然卵巢癌患者在五年后復發概率大幅度下降,但仍有接近10%的患者會在5年后復發。
堯良清介紹,隨著創新靶向藥物PARP抑制劑在卵巢癌一線維持治療中的廣泛應用,卵巢癌精準治療迎來“新武器”,改善患者的五年生存率。
堯良清強調,卵巢癌的長期隨訪管理需要更加個體化。“早期和晚期患者的復發間隔及復發概率不大相同,不同類型的病例,復發的風險也不一樣。因此,患者切不可掉以輕心,即便多年無復發,也應保持定期檢查。從實踐中來看,有患者7年后因身體不適再回醫院檢查,發現已經轉移到了全身,這也提醒患者不能掉以輕心”。(完)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 以身許國、埋名半生 透過鄧稼先的書信解讀“人生的意義”-每日時訊
- 當前資訊!30億千瓦、460萬公里、102.44萬戶……多維度“數”讀發展成效
- 世界即時看!祝賀!鄭欽文晉級中網女單八強
- 報到!為新中國75歲生日獻上祝福 電影《志愿軍:存亡之戰》集結75家觀影團萬人觀影 世界新視野
- 看點:廣西加快推進108項主電網工程投產 國慶基建項目施工忙
- 【全球速看料】?西平縣重渠汪莊小學開展“歌唱祖國 喜迎國慶”活動
- 株洲見證“天猿”首秀,無人駕駛賽道新篇章
- 評論:兩岸旅游交流合作為何重要?_世界資訊
- 評論:兩岸旅游交流合作為何重要? 全球快看點
- 全球實時:西氣東輸“新成員”上線 年輸氣能力150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