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舉辦大運會網球賽事的ETUF網球場。新華社記者 胡星宇 攝
ETUF是德語名稱Essener Turn-und Fechtklub的簡寫,意為埃森體操擊劍俱樂部,由德國工業巨頭阿爾弗雷德·克虜伯于1884年創立。1893年,克虜伯在英國考察后將網球引入俱樂部。隨著埃森市中心工業用地不斷擴張,俱樂部便遷到了巴爾登尼湖畔,并在1900年建造了這片紅土球場。
“對我們ETUF網球部全體成員來說,能有萊茵-魯爾大運會這樣一項精彩而高端的賽事至關重要。”ETUF主席盧茨·卡迪納爾·馮·維德恩說,“巧合的是,今年恰逢ETUF網球場125周年慶典,這是一個值得向世界分享的美好故事。它展現了這座場館的實力,也證明了我們在這里能做到的一切。”
作為德國最具傳奇色彩的網球場地之一,這里緊鄰巴爾登尼湖寧靜的湖光山色,多片室外紅土場、一座室內館和一個氣膜館處在林蔭庇護下,像是森林深處精靈的樂園。
圖為巴爾登尼湖風光。新華社記者 季嘉東 攝
“上世紀90年代是網球的鼎盛期,當時我們舉辦德國最高水平的‘德甲網球聯賽’,甚至鮑里斯·貝克爾都曾幾次在這里參賽。”馮·維德恩說。現年57歲的貝克爾是德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網球運動員之一,曾6次奪得大滿貫男子單打冠軍。
22日,德國網球選手吉娜·迪特曼將在大運會女單四分之一決賽中對陣比利時選手亞娜·奧齊普卡。迪特曼從6歲起就在ETUF訓練。
“能代表德國參賽是我的莫大榮幸。”迪特曼在賽前表示,“我很感激能在故鄉埃森為德國隊出戰。我會全力以赴,最好的情況是為德國贏得一枚獎牌。”
有趣的是,迪特曼出生的2002年8月,ETUF曾迎來3000名觀眾,見證了一場難忘的表演賽——美國網球傳奇約翰·麥肯羅與貝克爾的對決。
21日,貝克爾出現在埃森會展中心的一場座談中,為年輕運動員送上建議。“我們不是按一下按鈕就能運作的電腦——我們都有情感、希望和疑慮。”貝克爾說,“敞開心扉往往是一個重要的步驟。過去,表露脆弱和恐懼是禁忌;如今,承認弱點的重要性凸顯。你必須努力克服自己的弱點,才能變得更好。”
經過過去12個月里的大規模翻修,這座曾留下無數傳奇故事的場地已煥然一新。
圖為舉辦大運會網球賽事的ETUF網球場。新華社記者 胡星宇 攝
“(我們)重建了室內館,升級了中心球場,翻新了內部設施,連淋浴間和更衣室都煥然一新。”馮·維德恩說,“僅靠會員費我們負擔不起,要達到現在的水平需要20年。所以,感謝大運會。”
“從可持續發展的愿景來看,這筆投入很合理,因為即便大運會結束后,這座場館依然能長久使用。如果賽后所有人都能帶著燦爛的笑容離開,說‘我們想再來,這里很棒’,那我就心滿意足了。我希望選手們在這里比賽時,能欣賞湖景,還能去‘諾亞餐廳’享用美食。”
9月,ETUF將迎來125周年慶典,將為這座百年網球場再添一段珍貴記憶。“到那時,我們將自豪地回顧過去。我們還會在墻上掛上萊茵-魯爾大運會網球賽事的照片,作為對這一年歷史性時刻和這項精彩賽事的美好紀念。”馮·維德恩說。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