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診,我也經常遇到熱愛跑步的患者問:“大夫,我能跑步嗎?”下面就從安全的角度出發,先來說說哪些人不適合長跑。也有的人經常跑個5公里或者10公里,對馬拉松躍躍欲試。那能長跑就能跑馬拉松嗎?
哪些人不適合長跑
1、患有特定疾病的人
患有嚴重心血管疾病的人。對于不穩定性冠心病、未控制的高血壓、嚴重的心律不齊等疾病患者來說,長跑會加重心臟負擔,導致心肌梗死或猝死等不良事件的發生風險增加。一位未接受規范治療的冠心病患者在沒有醫生指導的情況下參加長跑,結果在跑步過程中突發心肌梗死,最終不幸去世。這類患者應避免長跑,以免危及生命。經規范治療后病情穩定的患者,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開始運動。
有嚴重膝關節炎或有急性關節損傷的人。人跑步時,關節承受較大的沖擊,會加劇關節損傷。例如,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在長跑過程中,病變部位會反復受到刺激,這會阻礙病情恢復,甚至加重病情。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統疾病急性發作期的患者。長跑時,身體需要更多氧氣,但這類患者的肺部功能無法滿足攝氧需求,容易發生呼吸困難。特別是哮喘患者,一旦在長跑過程中接觸到過敏原或是氣喘加劇,可能會誘發突發性哮喘。
急性腎炎患者。急性腎炎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因為運動會加重腎臟負擔,延緩疾病恢復。這類患者在病情恢復期間,要盡量避免跑步等高強度運動。
2、有特殊臨時情況的人
前一晚大量飲酒或睡眠不足的人,身體處于疲勞狀態,第二天若進行長跑,容易發生意外。酒精會影響神經系統的協調性和反應能力,睡眠不足則可導致體力下降。有這類特殊臨時情況的人,運動時容易感到頭暈、乏力,甚至可能導致受傷。此時,如果跑者本身有一些基礎疾病,運動中發生心血管意外的概率會大大提高。
近期有發熱、感冒、感染等身體不適癥狀的人,也應避免長跑。當人的免疫力和體力處于較低水平時,長跑可能會加重病情,甚至引發病毒性心肌炎。這類人群可在病情恢復后再運動。
能長跑就能跑馬拉松嗎
雖然長跑和馬拉松都屬于耐力運動,但兩者有顯著的不同。從距離上看,馬拉松的標準距離為42.195公里,而長跑一般是指跑5公里、10公里或20公里。馬拉松是一場持久的挑戰,要求跑者在數小時內保持穩定的運動狀態,需要更高的耐力儲備和體力支持。相對于馬拉松來說,長跑賽程較短,對跑者的體能要求較低。所以,能長跑并不意味著能跑馬拉松。
馬拉松對身體耐力、體能要求極高,需要跑者做好充分準備。跑者在進行第一場馬拉松比賽前,需要進行長時間、系統性的訓練,以提高耐力和運動能力。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哪些人不適合長跑?能長跑就能跑馬拉松嗎?2025-04-29
- 兒童、成年人、老年人分別應該接種哪些疫苗2025-04-29
- 5月預計將有3次冷空氣過程影響我國北方地區2025-04-29
- 這種南方人心中的寶藏水果,高甜低糖還護眼2025-04-29
- 5月預計將有3次冷空氣過程影響我國北方地區2025-04-29
- 國家衛健委:噪聲超標問題較突出 小微企業2025-04-29
- 五一假期旅游需要關注哪些天氣條件?中國氣2025-04-29
- 國家衛健委:噪聲超標問題較突出 小微企業2025-04-29
- 避免長時間工作或熬夜 新業態勞動者要注意2025-04-29
- 全國總工會:勞動衛生專項集體合同覆蓋超642025-04-29
- 孩子不能又親又抱 當心“親吻病”2025-04-29
- 中新健康丨職業性腕管綜合征如何預防?專家2025-04-29
- 猝死只在一瞬間? 醫生:部分猝死有前兆 2025-04-29
- 討論應急醫學、數字健康等議題 上合組織成2025-04-29
- 猝死只在一瞬間? 醫生:部分猝死有前兆 2025-04-29
- 別把噪音當小事 對聽力損害不可逆2025-04-29
- 雞蛋滾一滾 竟能幫你緩解疼痛、抗炎、輔助2025-04-29
- 外國傳統醫學專家:“我們也想在實踐中體會2025-04-29
- “五一”期間南航將加密鄭州至杭州、桂林、2025-04-29
- 中疾控發布2025年“五一”假期健康防護提示2025-04-29
- 中疾控發布2025年“五一”假期健康防護提示2025-04-29
- 中疾控發布2025年“五一”假期健康防護提示2025-04-29
- 人大發布復印報刊資料轉載指數 探索預印本2025-04-29
- 教育部新增29個本科專業,透露這些新趨勢2025-04-29
- 銀行卡掛失止付什么意思?銀行卡異常一般多2025-04-29
- 高博會升級首秀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2025-04-29
- 高博會升級首秀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2025-04-29
- AI進職校,如何從技術可用到教學好用2025-04-29
- 高博會升級首秀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2025-04-29
- 我國已有60所職業本科高校 職業本科會成為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