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千億級產業”目標,界首循環經濟正在綠色化、智能化的新賽道上疾馳。
廢舊電池在界首被視作“加工后的礦產”。在安徽南都華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鉑新材料”)車間內,來自比亞迪等巨頭的廢舊動力電池經歷著技術重生。公司采用“物理破碎—無氧熱解—篩分提純”的自主工藝,使銅、鋁、鋰等材料的回收率高達98%以上。
在安徽南都華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人員正在進行試驗。界首市宣傳部供圖
一路之隔,天能電池(安徽)公司的智能工廠里機器人正在精準作業,自動化產線高效運轉。園區首創的鉛酸電池領域“富氧側吹”制酸技術,能將煙氣中的硫回收為精制硫酸并回用于生產,該技術榮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帶動了全行業的綠色升級。
圖為安徽南都華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界首市宣傳部供圖
目前,界首市已形成“回收+處置+產品化”的循環經濟全產業鏈。從“撿回來”到“造出來”,再到“引進來”,界首吸引了駱駝、雅迪等一大批下游行業龍頭紛紛落戶,在這里完成入鏈、強鏈、固鏈和延鏈。
界首循環經濟產業園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高度協同的產業閉環。天能所需的鉛錠、塑殼,由園區企業足量供應;華鉑新材料提煉的碳酸鋰,直接供應給下游材料廠;更關鍵的是,天能回收的舊電池,可在園區內就地完成拆解、冶煉和再生,真正實現了“進來一只舊電池,出去一只新電池”的資源永續循環。
界首田營科技園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再生鉛綠色回收利用基地和動力電池循環利用新能源生產基地。園區年可回收利用廢舊蓄電池160萬噸,年產再生鉛近100萬噸,加工蓄電池2800萬千伏安時,分別占全國產能的1/3、1/5。使近百萬噸廢鉛蓄電池在此煥新重生。
創新是產業壯大的核心驅動力。最新數據顯示,界首在皖北地區科技創新指數與研發投入占比均位居首位,在阜陽市則以創新平臺數量和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領跑。
這一從“垃圾堆”上崛起的產業,正釋放多重效益:帶動近5萬個家庭增收,推動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以上;年加工再生塑料260萬噸,節約石油1000萬噸,相當于少建8個中型化工廠;覆蓋全國的回收網絡讓10萬余人參與廢舊物資回收,有效減少資源浪費與面源污染。
從“吃干榨凈”廢舊電池的每分價值,到以科技為傳統產業注入新動能,界首用“循環”理念在皖北大地書寫出“變廢為寶”的千億產業篇章,為資源型城市轉型提供了極具韌性的“界首方案”。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 高原健康守門人:青海大學生村醫筑牢基層醫療網-精彩看點
- 全國最大!鵬輝能源攜手四川中孚落地電解鋁行業首個大型用戶側儲能項目
- 熱門:300秒看家鄉︱河北省邢臺市新河縣:承堂陽古韻、啟時代新河
- 即時看!3納米車規級芯片全球首發“上車” 深藍L06助力中國汽車品牌持續向上
- 恒潤達生國產自研CD19 CAR-T產品獲批上市
- 北京防汛一級應急響應 遇極端情況地鐵將立即封站區段停運 新消息
- 人民日報刊文評陳佩斯喜劇藝術:一位喜劇人的藝術探索和理論自覺 每日快看
- 探訪全球最大塔機工廠,中聯重科:海外市場成新增長引擎,占比六成|最新消息
- 國家發展改革委緊急安排5000萬元支持河北暴雨洪澇災害災后應急恢復
- “十四五”以來稅務部門共查處違法納稅人6.21萬戶,挽回各類稅款損失57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