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曉雷致辭表示,實驗室將為東營企業轉型提供技術、平臺及團隊支撐,對推進現代化強市建設意義重大。學校堅持以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為己任,以此次獲批重點實驗室為契機,持續提升科研平臺建設水平。
徐春明介紹,實驗室的總體目標是在綠色電氫、綠色石油化工、智慧能源、綜合能源系統集成應用等方向取得一批原創性理論成果,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并實現產業化落地,服務山東環渤海地區光伏風電資源開發利用,促進山東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建設世界領先的零碳石油化工產業園區示范樣板。
孫永表示,東營市政府將實驗室納入全市科技創新重點實施范圍,在項目布局、成果轉化、績效獎補等方面加大對重點實驗室的支持力度,全力支持實驗室發展。
劉植昌指出,實驗室的成立既是響應國家戰略、深化產教融合的實踐,也是三方合作與學科發展的標志性成果。他期待實驗室成為綠色電氫驅動石化領域的前沿陣地、技術創新高地、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和全國“雙碳”樣板。
啟動儀式上,徐春明和滕濱強為山東省綠色電氫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揭牌。山東石油化工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馮其紅宣讀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聘任決定。徐春明向學術委員會委員頒發聘書。
實驗室是依托山東石油化工學院,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和墾利石化集團參與共建的省級科研平臺,以政產學研貫通融合的模式,助力推動山東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實驗室以新能源消納、氫能高效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多能互補綜合能源系統為主要創新陣地,緊緊圍繞綠色電氫科學技術與石油化工產業轉型升級中的“重大科學問題-關鍵工藝技術與專屬裝備-工業應用示范”主線,形成新型電力系統與電化工、光伏風電與氫能、大規模長時儲能、綠碳高值化學品及CCUS五個研究方向。
實驗室由徐春明擔任主任,并聘請段雪院士、孫麗麗院士、莊慶發院士等9名本領域專家組成學術委員會,指導重點實驗室的科研方向。實驗室固定研究人員42人,高級職稱人員29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比例80%,45歲以下青年研究人員占比61%。
在第一次學術委員會會議上,各位委員分別圍繞《山東省綠色電氫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章程》《山東省綠色電氫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運行管理辦法》及未來發展方向等方面展開討論,并結合各自研究領域對實驗室的建設方案、研究方向提出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