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呼倫貝爾的草原田野上,賞一幅豐收圖鑒。
圖為新巴爾虎右旗打草場上,牧民駕著割草機進行打草?!√镪涣?攝
3000萬畝打草場備“冬糧”
8月中旬后,草原上迎來一年一度的牧草收獲季。牧民們開著機器割草、晾曬、打捆,為牲畜儲備過冬飼草。
呼倫貝爾有天然草原1.0074億畝,其中天然打草場面積3000多萬畝,長有堿草、針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種營養豐富的牧草,素有“牧草王國”之稱。
微風拂過,青草的芳香撲鼻而來,放眼望去,割草機所過之處,留下一道道“金絲帶”。
在新巴爾虎右旗寶格德烏拉蘇木哈如拉嘎查牧民富玉家的草場上,富玉、富成兩兄弟正緊鑼密鼓地開展打草作業。富玉家有200多只過冬羊,今年,他預留出5000畝草場作為打草場。
富玉告訴記者,跟去年相比,今年的出草量高了不少。“去年10畝地出一捆草,今年六七畝地出一捆。”
究其原因,富玉說,今年雨水充沛,草長勢很好。更重要的是,牛羊根據草場面積按比例養,草場的生態系統恢復得更好了。
對牧民來說,只要草場牧草好,牲畜越冬無憂,他們的收入才有保障。
“我們留足自家牲畜的‘冬糧’,其余的草進行售賣增收。”富成抹了一把臉上的汗,笑著說。
按照當地相關規定,呼倫貝爾各地天然打草場刈割起始時間不得早于8月15日,牧民按照輪刈、間作制度,刈割作業區寬度不大于300米,留草籽帶寬度不小于20米,草場留茬高度不低于7厘米,機械化打草確保打草場合理有效地保護和利用。
圖為“諾木爾”游牧交易市場交易火熱進行中。 郭樂媛 攝
“諾木爾”讓牧民豐產豐收
經過一夏天的“休養生息”,牛羊膘肥體壯,一年一度的牲畜出欄如期而至。這幾日,位于新巴爾虎左旗的“諾木爾”(蒙古語,意為幫助)游牧交易市場格外火熱。
該交易市場是回鄉創業大學生畢西日勒圖創建的。“我們得幫牧民打破‘整只出價、同羊同價、感官估價、粗略議價’的銷售怪圈,讓草原上的綠色牛羊肉賣出‘綠色’價格。”
今年,畢西日勒圖的交易市場在全旗布局6個交易點,解決了牧民“運輸遠、銷售難”的問題。“今秋出欄季開始當天,交易市場便成交580頭牛犢,交易額近500萬元。”
臨近正午,新寶力格蘇木呼格吉勒圖嘎查忙完生產工作的牧民們,載著牛犢陸續駛向嘎查旁邊的交易點,這里早已聚集了各地的收購商。
牧民新吉樂胡和父親載著7頭牛犢來到了這里,經過幾番議價,終于以每公斤19元的價格全部售出。剛交易完,他手機銀行便收到了收購商5.9萬元的轉賬信息。
“往年這個時候,我們總犯愁,要么擔心路途遙遠把牛犢折騰瘦,要么怕到外地增加成本。今年在交易市場,各環節都有專人負責,交易流程明明白白,牛犢賣上了好價錢,一年的辛苦值了。”新吉樂胡黝黑的臉上綻放著豐收的喜悅。
圖為扎蘭屯市成吉思汗鎮穗紅新村方操家庭農場里的“蟹稻共生”試驗田?!〗?攝
“稻蟹共生”一田雙收
立秋過后正是稻谷生長期,這個時節,土壤深松對作物生長極為有利。在扎蘭屯市成吉思汗鎮穗紅新村的方操家庭農場,工作人員忙著給稻田里的蟹苗投喂飼料,螃蟹來回走動,正在給稻田“舒筋活血”。
農場主范文杰說:“今年我們在100畝稻田里試驗引進4萬多只中華絨螯蟹,預計螃蟹9月份上市,僅養螃蟹這一項就能收入3萬元左右。”
“而且,蟹苗在田里能捕食害蟲、蟲卵,降低病蟲害發生率。同時,它們的排泄物會轉化成天然有機肥,提升土壤肥力。”范文杰告訴記者,這種“以蟹治蟲、以蟹培肥”的生態循環模式,讓稻米顆粒飽滿,品質提升,售價也高于普通大米。
今年扎蘭屯市在稻魚綜合種養的基礎上,引進“稻蟹共生”綜合種養新模式,并通過政府扶持、試點推動、農民參與等方式,實現“千斤糧、萬元錢”種養目標。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