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全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已從2021年的2.41平方米,增加到2024年的3.0平方米,“去哪兒健身”的問題正逐步得到緩解。與此同時,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支撐的科學健身方式,正深度融入大眾生活,“如何健好身”也不再是難題。
2022年9月4日,市民在合肥市經開區南艷湖體育公園內的智慧步道健身。依托數字化技術,智慧步道可以精準記錄用戶在南艷湖體育公園內的運動軌跡及相關運動數據。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智慧體育”進社區
在上海徐匯區康健街道社區運動健康中心,智能體測、專業鍛煉設施一應俱全。社區居民施寶民通過掃碼完成體質檢測,系統自動生成健康檔案。發現自己肌力不足,他便常來使用專業器械鍛煉。“不僅練得明白,還認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老伙伴。”施寶民笑著說。
近年來,上海推動體育、民政、衛健等部門協同,建設了一批長者運動健康之家、智慧健康驛站,探索多元化的運動促進健康服務模式。截至2024年底,上海市已建成長者運動健康之家174個,實現16個區全覆蓋,“智慧健身”場景在社區日益普及。
2021年5月30日,在AI社區運動公園,家長通過小程序錄入小朋友跳遠數據,數據將進入后臺經AI分析得出相關報告。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不少體育場館也借助“互聯網+”提升服務能級。在上海九回共享運動場華夏公園,市民通過手機掃碼即可入場,并可實時查看場地使用情況。“以前我們來打球,進場得排隊,尤其是高峰時段,有時等很久。現在手機可以隨時看到場地空余情況,再也不用排長隊了。”一位籃球愛好者表示。
類似的數字化健身工程正在全國多地落地。例如,江蘇南京打造“10分鐘健身圈”,接入“互聯網+健身”平臺,實現400余家惠民場館在線預訂。浙江推出“全民健身地圖”,居民可一鍵完成預約、支付、導航等操作,健身便利程度大幅提升。
2023年4月24日拍攝的福州市鼓樓區西河智慧體育公園內智慧跑道、智慧健身器材及健身驛站等(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通過數字化轉型,打造‘智慧體育’進社區,科技正逐步擴大全民健身的時空外延。借助虛擬體育,在線運動,線下與線上相結合,居民運動健身的幸福指數大大提升。”上海市體育局局長徐彬表示。
智能裝備重塑運動習慣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體育總局聯合發布的《2024年度智能體育典型案例》,全民健身領域有38項成果入選,其中包括虛擬現實健身設備、智能運動APP、物聯網智能健身器材等多個類別。
近年來,隨著AI技術不斷融入運動場景,各種智能健身裝備漸成市場潮流,科學化、精準化正在重塑大眾的運動習慣。以體感游戲構建的虛擬運動空間為例,這種游戲的沉浸式交互設計能將復雜技術動作拆解為趣味化指令,讓零基礎用戶輕松習得技能;而大數據模型在健身器材上的應用可以精準捕捉健身者的運動時長、動作軌跡等指標,從而為其建立個人健康檔案。
2024年12月27日,在深圳筆架山公園里,小朋友和家長一起使用智能互動屏鍛煉身體。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據喬山健康中國區總部執行長李永楷介紹,該公司與華為合作推出的新款跑步機,可將健身數據與華為智能終端無縫對接,為用戶提供實時的健康管理方案。他說:“我們的設備不僅能有效地幫助用戶規范動作,還可以和健身房進行大數據交換管理,制定個性化的健身方案。”
在北京體育大學中國體育政策研究院院長鮑明曉看來,智能化健身器材增強了運動的趣味性、互動性。從體測處方生成到訓練數據追蹤,從戰術分析到智能理療,科技以更輕量的設備、更直觀的交互降低了專業運動門檻,讓更多普通人體驗到運動之樂。
“體醫融合”助力健康管理
伴隨《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提出,“探索建立體育和衛生健康等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運動促進健康模式”,“體醫融合”正在多地落地實踐。
2025年8月8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塔元莊村舉辦的“全民健身日”鄉村運動會上,參賽群眾進行“旱地龍舟”比賽。新華社發(梁子棟攝)
在今年的“體重管理年”活動中,多地醫療機構開設減重與健康門診,“運動處方”成為體重管理和慢病干預的重要手段。市民朱斌在上海松江區方塔中醫醫院體重管理門診接受系統干預后,一個半月減重28斤。“不僅體重降了,整個生活方式都更健康了。”他興奮地表示。
該醫院主任醫師吳國芳介紹,醫院會為每位就醫患者建立健康檔案,根據體檢指標制定個性化運動處方,通過中西醫結合和運動營養管理進行綜合干預。
天津、深圳等地也在積極探索“體醫融合”新路徑。天津市體育局與衛健委聯合開展防治慢病試點項目,覆蓋20家醫療機構,將八段錦、保健操等傳統運動納入處方;深圳市南山區慢病防治院引入人工智能運動處方系統,實現了從評估、開具處方到院內治療、居家康復的全流程管理。
2025年4月19日,人們在徒步登山中。當日,800余名健身愛好者參加天津市薊州區八仙山首屆登頂大會,在徒步登山中享受春光。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教師韋軍長期關注“體醫融合”課題。他認為,“體醫融合”通過非醫療手段介入健康管理,體現了“健康關口前移”的理念。運動處方與科學健身指導的推廣,正讓大眾在更安全、有效的運動中收獲健康。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焦點熱訊:決勝“十四五” 打好收官戰丨智2025-08-27
- 美網 | 袁悅不敵薩姆索諾娃 商竣程退賽2025-08-27
- 焦點短訊!孫穎莎再次刷新世界排名積分紀錄2025-08-27
- 決勝“十四五” 打好收官戰丨智慧健身讓運2025-08-27
- 孫穎莎再次刷新世界排名積分紀錄2025-08-27
- 林詩棟、孫穎莎等獲得WTT香港總決賽參賽資格2025-08-27
- 【焦點熱聞】追光丨她用乒乓球為一群孩子“2025-08-27
- 追光丨她用乒乓球為一群孩子“插上翅膀”2025-08-27
- 每日資訊:北京城區降雨達到暴雨量級2025-08-27
- 巴黎門將特納斯已經抵達西班牙,將接受比利2025-08-27
- 觀天下!利物浦客場擊敗紐卡斯爾聯 不滿172025-08-27
- 美網綜合:袁悅不敵薩姆索諾娃 商竣程退賽2025-08-27
- 意甲|國際米蘭5:0大勝都靈2025-08-27
- 利物浦客場擊敗紐卡斯爾聯 不滿17歲小將獻2025-08-27
- 優化殘疾人就醫流程 完善無障礙環境 這項2025-08-27
- 每日熱聞!雪域高原上的賽馬盛會2025-08-27
- 意甲|國際米蘭5:0大勝都靈2025-08-27
- 美網|正賽開打 “四朵金花”止步 熱推薦2025-08-27
- 抗戰之歌|《保衛黃河》:大河奔涌的戰斗節2025-08-27
- 雪域高原上的賽馬盛會2025-08-27
- 每日訊息!游泳世青賽綜述:中國游泳“星力2025-08-27
- 美網|正賽開打 “四朵金花”止步2025-08-27
- 游泳世青賽綜述:中國游泳“星力量”閃耀奧2025-08-27
- 中超第22輪綜述:上海申花重返榜首 長春亞2025-08-27
- 楊佩琪:洛杉磯奧運會希望站上領獎臺2025-08-27
- 中超第22輪綜述:上海申花重返榜首 長春亞2025-08-27
- 當前焦點!女排世錦賽|16強僅余兩席待定2025-08-27
- “超級替補”唐欣:第一個球打下去 立馬感2025-08-27
- 女排世錦賽|16強僅余兩席待定2025-08-27
- 江蘇婁莊鎮50MW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開工建2025-08-27
資訊
- 巴黎門將特納斯已經抵達西班牙,將接受比利亞雷亞爾體檢-每日頭條
- 聚焦:暑假“余額”已告急 這份指南幫孩子切換開學模式
- 當前聚焦:如何在投保前做好保險預算?
- 如何有效防止汽車在夏季過熱的問題?
- 快看點丨黃金ETF(518880)獲融資買入4.11億元,近三日累計買入8.83億元
- 信息:東光縣青源塑業有限公司成立 注冊資本150萬人民幣
- 雙財莊(02321.HK)中期溢利約2080萬令吉 同比增加約45.5%|每日速訊
- 安寧療護有了新“國標”!2025年版實踐指南發布
- 里昂:升海底撈(06862)目標價至16港元 營運效率有望提升 焦點速遞
- 天陽科技(300872):2025年半年度非經營性資金占用及其他關聯資金往來情況匯總表_每日速讀
焦點
- 現役球員歐錦賽得分前五:瓦蘭475分第一 施羅德第二 東契奇第四
- 新華鮮報|地下700米捕捉“幽靈粒子” 我國開啟中微子研究新篇章|焦點速訊
- “十四五”成就與“十五五”展望:人才科創金融持續發力推動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焦點關注
- 【獨家焦點】確有此事?前上海男籃外援馮萊:遼籃對我很有興趣,但我還沒想好
- 年內漲超60%!鎢價今日再度上調,相關概念股卻集體回調
- 熱消息:“股神”巴菲特澄清:不打算收購另一家鐵路公司
- 每日時訊!我國規模最大石化產業基地建成
- 焦點簡訊:禾信儀器(688622.SH):昆山國科擬詢價轉讓1.85%股份
- 舒泰神:上半年凈利潤虧損2463.56萬元
- 花園生物:子公司取得藥品注冊證書-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