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媒近期報道,俄無線電科學研究所和斯科爾科沃科學技術研究院專家指出,俄羅斯可能于2035年擁有6G(第6代通信系統)網絡。目前,俄無線電科學研究所已擬定一份6G研發路線草案,并將其交給俄聯邦通信部。這份草案指出,6G與前幾代通信系統不同,它由人工智能控制,消費者可體驗全息通話與觸覺互聯網。而在4月份曾有消息,美國將和日本聯手,共同出資45億美元,進行6G技術的研發。
隨著全球通信網絡技術競爭的日益加劇,各國紛紛加快自身創新力度,以此搶占該行業未來的制高點。近日,我國IMT-2030(6G)推進組發布《6G總體愿景與潛在關鍵技術》白皮書。內容涵蓋總體愿景、八大業務應用場景、十大潛在關鍵技術等,并闡述6G發展的一些思考。甚至提出6G要實現空天地一體化網絡,這將使得地球上再無任何移動通信覆蓋盲點,已經超出了5G時代萬物互聯的范疇。當前6G在全球處于早期研究階段,中國“十四五”規劃中提到,要前瞻布局6G網絡技術儲備。該推進組由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聯合推動成立,正致力于推動6G技術研究,白皮書也是推進組在6G研究上的階段性成果。
據悉,6G頻段將從5G的毫米波頻段拓展至太赫茲頻段,數據傳輸速率有望比5G快100倍,時延達到亞毫秒級水平。在用戶的個性化服務以及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無人駕駛、智能工廠等領域,6G都將有較廣闊的應用前景。
盛路通信(002446)按照“天基組網、地網跨代、天地互聯”的思路,以地面網絡為基礎、空間網絡為延伸,積極布局6G技術的研發工作,研究覆蓋太空、空中、陸地、海洋的綜合信息網絡的相關技術和產品,目前已經取得一定進展和成果;
遠方信息(300306)曾透露擁有6G相關的太赫茲光譜儀技術;
碩貝德(300322)掌握了sub6G和毫米波階段的天線技術。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