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文化?熱點關注|“涅瓦河畔的遐思——列賓藝術特展”國博展出 列賓藝術首次在中國大規模呈現
2025-07-25 15:42:22 | 來源:新華網 | 編輯: |
2025-07-25 15:42:22 | 來源:新華網 | 編輯: |
纖夫涉水 1872年,布面油畫,62厘米×97厘米 特列季亞科夫畫廊藏
列賓,是俄羅斯民族藝術的“視覺詩人”,是現實主義藝術長河中永不褪色的燦爛星辰。作為俄羅斯批判現實主義繪畫的巔峰代表,他以深刻的洞察力將目光投向廣袤的土地與真實的人民——從《庫爾斯克省的宗教行列》中信仰與世俗的交織,到《意外歸來》中流放者推門瞬間的窒息與震顫,再到《薩特闊》對民間傳說的浪漫轉譯……列賓用具有高度民主情懷的批判之眼與悲憫之心,冷靜如實地勾勒出19世紀俄羅斯民族的命運畫像和精神圖譜。
自畫像 1878年,紙本印度墨、白色及石墨鉛筆;兼用水彩與鋼筆,18厘米×13.3厘米
特列季亞科夫畫廊
本次展覽通過“河畔船歌:藝術之旅的開始”“廣袤大地:現實主義的求索”“時代史詩:民族靈魂的光輝”“暮色沉思:晚年的自由之境”四大篇章,以92件油畫和素描作品,系統梳理這位巡回展覽畫派巨匠的藝術生涯,全面揭示其創作中“理性與激情共生”的獨特美學邏輯,真實呈現其筆下一個民族的覺醒與一個時代的溫度,為觀眾打開一扇理解俄羅斯文化藝術的窗口。
1698年的索菲婭公主 1879年,布面油畫,204.5厘米×147.7厘米 特列季亞科夫畫廊藏
列賓善于以肖像畫為時代造像,他為其朋友、家人所創作的肖像畫里蘊藏著巨大的力量與魅力。展覽將以列賓所創作的同時代人物肖像為線索,配合特設的互動專區的精彩呈現,邀您一同走進藝術大師的“朋友圈”,見證繪畫如何與文學、音樂共振,共塑民族精神的黃金時代。
晚會 1881年,布面油畫,114.5厘米×185.5厘米 特列季亞科夫畫廊藏
作為國內迄今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列賓特展,本次展覽匯聚了俄羅斯兩大藝術機構珍藏,《1698年的索菲婭公主》《庫爾斯克省的宗教行列》《意外歸來》《薩特闊》等多幅列賓代表作首次來華與中國觀眾見面,讓觀眾一次性大飽眼福,領略大師的藝術魅力。
庫爾斯克省的宗教行列 1881—1883年,布面油畫,178厘米×285.5厘米 特列季亞科夫畫廊藏
本次展覽展出有8個列賓重要作品的創作群組,揭示列賓如何從田野寫生到巨制落成的全過程,以更為直觀的方式讓觀眾感受列賓嚴謹的創作邏輯。其中,《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創作群組,從中國觀眾最為熟悉的名作《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出發,展出纖夫肖像速寫、場景素描、油畫小稿等,讓觀眾有機會深入了解這幅杰作的誕生歷程,感受到列賓是如何從最初的構思,一步步將腦海中的畫面轉化為震撼世界的藝術作品。
列夫·托爾斯泰肖像 1887年,布面油畫,124厘米×88厘米 特列季亞科夫畫廊藏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026年1月11日。
歇息 1882年,布面油畫,143厘米×94厘米 特列季亞科夫畫廊藏
自畫像 1887年,布面油畫,72.8厘米×60.5厘米 特列季亞科夫畫廊藏
意外歸來 1884—1888年,布面油畫,160.5厘米×167.5厘米 特列季亞科夫畫廊藏
扎波羅熱哥薩克給土耳其蘇丹回信(草圖)
1880—1890年,布面油畫,69.8厘米×89.6厘米
特列季亞科夫畫廊藏
圖為展覽現場
圖為展覽現場
圖為展覽現場
圖為展覽現場
圖為展覽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