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縣是泛北部灣經濟區次中心,也是欽州的副中心城市。張海兵介紹道,靈山縣城與南寧市、欽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玉林市、貴港市六市形成了1個半小時經濟圈,為廣西第三人口大縣。這里是著名的“中國荔枝之鄉”、“中國奶水牛之鄉”、“中國名茶之鄉”、“中國淡水魚苗之鄉”、“中國香雞之鄉”、“中國白蘭花之鄉”。
在靈山,百年以上樹齡古荔樹3萬多株,800年以上的古荔枝樹1500多株。靈山茶葉種植歷史可追溯至元朝,至今已有500多年。以香高、味濃、耐泡而聞名,廣西靈山綠茶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靈山香茗”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茶葉大賽中斬獲金獎。“靈山綠茶”在12屆香港國際茶展上獲得“國際名茶金獎”。靈山早春茶從“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小家碧玉”逐步長成“天下誰人不識君”的“大家閨秀”,成為中國茶業界的一張靚麗 “茗片”。
在靈山,素以“峰峻、洞幽、石奇、景秀”著稱的AAAA級旅游景區六峰山歷史文化積淀深厚,集佛教、道教于一山。歷代名人雅士在這里吟詩遣興,凝成了滿山文化、滿山崖刻。大蘆古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最美休閑鄉村、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最美古村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廣西楹聯第一村,自明朝嘉靖25年至清末,歷時280年,陸續建成10座古建筑群共15個大型宅院,留存有305副以修身、持家、創業、報國為主要內容的楹聯。以“古建筑、古楹聯、古樹”名列廣西三個古村鎮之首,是AAAA級旅游景區。
靈山人遺址——馬鞍山訴說靈山淵源。恢宏壯觀的蘇村古宅、太平天國杰出女將蘇三娘的故居、傳承客家文化的馬肚塘是中國傳統村落、色渥如丹、燦若明霞的煙霞山,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絕岳長迎旭日光的羅陽山是靈山最高峰、山泉直瀉掛層巖的仙女潭、煙波淼淼的靈東天湖,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韻致雋永,徜徉其間,令人沉醉。
靈山的跳嶺頭文化,起源堯舜時期,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舞姿古樸粗獷、簡樸有力,面具造型質樸、神態各異,是別具地方特色的慶豐收、祈豐年、避邪趨吉的民俗表演。每年的農歷十二月至正月,置身煙墩大鼓集結的鼓陣中,揮槌擂鼓,特別的鼓法、震撼的鼓聲,讓你深悟靈山百年鼓韻。
在靈山,你會情迷于新春,一日一村炮聲震天的豐塘炮期。近400年來,以燃放鞭炮祈福、鬧新春,求得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至今已是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如火如荼建設中的平陸運河,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條通江達海的運河工程,也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途經靈山縣沙坪鎮、舊州鎮、陸屋鎮沿欽江進入北部灣。建成后,平陸運河將成為推動靈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靈山這一方美麗神奇的熱土,正在演繹著新的內涵,張揚其獨特的神韻。在節目尾聲,張海兵誠邀全國各地的朋友走進靈山,感受千年古韻,大美靈山,詩意棲居之地,等您來!
為全面展示各地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成果,推動文化產業與地方經濟互促發展,新華網策劃推出了《300秒看家鄉》公益活動。活動通過邀請發展具有新亮點、新成就和新經驗的地方領導參與節目錄制,推介家鄉之美,助推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凡本網注明"來源:茶葉月報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茶葉月報,轉載請注明"來源茶葉月報“。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茶葉月報)"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